夏日夜幕降临,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旁的大光楼、燃灯塔等陆续被点亮,为游客提供了路游、船游两条观赏路线。这不仅是城市夜经济活力的见证,背后也藏着节能减排的绿色密码。
近年来,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重塑着城市消费版图,北京星光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让“点亮城市”与“低碳发展”融合。
夜游经济从“日落而息”到“24小时不打烊”的转变,对城市照明系统提出高要求。传统照明设施高能耗、短寿命的短板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夜经济发展与城市“双碳”目标实现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星光裕华自主研发的第五代直流LED照明技术为城市夜晚注入绿色动能。
这项技术通过优化电源管理系统、提升光效转化率及智能调控算法,实现了照明效能与节能性的双重飞跃。与传统高压钠灯相比,其节电效率超77%,较第四代普通LED路灯节能效率提升50%以上。在同等照明条件下,灯具寿命延长至传统产品的2-3倍,减少更换维护成本与资源浪费。值得关注的是,技术搭载的智能调光、故障预判等数字化功能,让照明系统迈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慧时代。
全国多地的试点实测数据为技术实力提供了佐证。北京通州主城区路灯改造完成后,年节电量将达1555.14万KWh,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5000吨;山东一高速隧道应用该技术后,能耗降低了50%,照明均匀度提升30%,既保障了夜间行车安全,又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从河北张家口到河南鹤壁,从重庆到北海,这些试点路段均超越设计节能数值,为技术大规模推广积累了经验。
技术落地的背后,是创新合作模式的强力支撑。星光裕华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社会资本方承担全部建设改造资金,企业负责技术设计、升级改造及后期运营,通过节能效益分享机制回收成本。这种模式既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又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热情,在河南鹤壁、山东高速隧道等项目中成功破解了传统改造“资金筹措慢、推进难”的困境。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启动推广,覆盖城市道路、高速隧道、景观照明等多元场景。据测算,若在全国城市路灯及隧道灯领域规模化应用,每年可节省电能超1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百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近5000公顷。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内完成5000公里道路改造,并通过储能供电、路侧充电桩等配套系统深化能源综合利用。
“星光裕华始终以‘科技赋能绿色照明’为使命。”公司董事长韩天鸿表示。在夜游经济持续升温的今天,第五代直流LED照明技术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晚,更照亮了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从一盏盏节能路灯到一个个智慧照明系统,科技正让城市夜晚既璀璨夺目又低碳环保,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注入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