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光源替代自然光源的植物种植技术,是照明行业长期以来试图讲出的新故事。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人工光源可以随意控制光照时间,加速植物生长,并为摆脱土壤环境的室内立体“植物工厂”提供了可能性,理论上可以彻底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难题。
不过受限于成本和技术因素,植物照明在全球的应用还算不上广泛。
日前,光合新植在上海发布了“生态环境可复制化技术”,以及最新产品生态箱,宣称植物照明的大规模应用即将成为现实。
从左至右:光合新植创始人张继强、中能源科技智库执行主任赵一丁、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唐国庆
光合新植创始人、项目团队总设计师张继强向观察者网介绍,该生态箱具有蔬菜种植、菌菇栽培、食品发酵、宠物应用等众多功能,预计5年内出货量达到100万台,市场潜力高达数万亿元。
此外,光合新植还设计了由生态单元构建的集装箱型生态方舱及建筑型生态工厂,能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和都市高楼采用光合新植技术转而发展都市农业。
中能源科技智库执行主任赵一丁指出,所谓“生态车间”是一种装备化生态环境可复制空间,是集农业生产与能源生产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系统。它通过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共生。光合新植"生态车间"技术给食物和能源问题带来了根本性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