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荒漠”到“绿洲”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孙永会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编者按
瞧,一幅幅数字新图景正绽放!
基于“智云上海”这一全新数字底座,一幅幅细腻而生动新图景正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展开。
社区,连接着城市和家庭,融入数字元素后,电梯变得智慧,火情监测更加灵敏,违规停车等行为无所遁形,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飞速提升。
在地下停车场,信号盲区正不断消失,智能充电等新应用不再有障碍,还有灯光,变得越来越“聪明”,车来灯亮,车走灯暗,既提升了照明体验又节约了电量。
在单位、在家中,打开手机叫外卖实属平常,“互联网+明厨亮灶”则让人吃得安心,用户可远程查看餐饮商家后厨的实时画面。监督实时在线,未戴口罩、抽烟等违规行为会在第一时间被“揪”出来。
在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基于“双万兆接入暨一跳入算服务”,AI企业在进行模型训练时可一跳直达临港智算中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于千行百业,于千家万户,“智云上海”构筑了高效、智能、普惠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为推动上海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注入澎湃动力。
提起地下车库,在你脑海中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有人说这里是网络盲区,一进地库就“失联”。也有人说,这里灯光昏暗,心中升起的不安全感会让自己想起恐怖电影中的景象。
的确,地下车库移动网络覆盖差、照明体验差,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在老旧小区、楼宇和园区。
但在上海,地下车库景象大变。在无数建设者的努力下,在智慧科技的加持下,上海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挥手告别“地下失联”,网速变得流畅。有的地下车库则变得智能,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助力下,灯光照明像会呼吸一样,实现了“灯随车动”,既保障了照明效果又大幅节能。
告别“失联” 实现上网自由
充电方便又安全
坐标1:徐汇区阳光绿园小区
位于徐汇区天等路的阳光绿园小区建于21世纪初,小区规模不小,拥有1个机动车地下车库和6个非机动车地下车库。
过去,无论是机动车地下车库还是非机动车地下车库,基本都没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还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之前因为地下车库没有信号,我们接到了好多居民投诉”,小区物业经理周杰说道。居民投诉的原因,除了因为没有信号导致在地下车库没法打电话,另一主要原因是不方便给电瓶车充电。“之前我们这里的非机动车地下车库只有一些投币充电站,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不少人青睐的扫码付费充电桩,因为车库里没有手机信号覆盖而使用不了。”周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