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假期,露营经济持续火热。从便利的“拎包露营”租赁到便捷的速抛帐篷,露营市场的消费业态和装备升级趋势明显。
互联网销售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露营帐篷成交额环比增长240%,淋浴帐篷成交额环比增长150%,三合一天幕版自动帐篷成交额环比增长700%。
在A股市场,同花顺数据显示,露营经济指数近一个月表现也相当亮眼,涨幅达12.56%。
露营经济持续火爆
露营正从“网红”产物转变为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公开资料显示,露营最初起源于美国,1910年美国露营地管理者协会成立,标志着露营的兴起。
相较于国外百年露营发展史,我国露营市场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户外徒步爱好者自发组织徒步登山露营等活动,露营旅游有了初步发展。2010年以后,随着房车的兴起,露营逐步进入增长期。
2020年,受疫情影响,人们跨省游、出境游受限,全国各地刮起露营风。曾经“法无禁止皆可为”的露营新经济,也陆续迎来了国家部委出台的户外及露营指导文件和发展规划。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露营营地建设、全产业链发展、规范露营管理经营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丰富旅游休闲产品供给,促进露营旅游消费释放出积极信号。
在政策的支持与市场的追捧下,露营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露营相关企业达到7.7万家,其中5万多家是在2020年以后成立的。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1134.7亿元,同比增长51.8%;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
时至今日,露营已经渐渐从小众圈层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结合自身资源和地域特点,开发出具有不同特色的露营产品。如,针对学生群体,推出“露营+研学”产品;针对家庭团体,推出“露营+亲子”产品;针对年轻人,推出“露营+音乐节”“露营+特色集市”等产品。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3月,“露营”相关搜索量同比上升450%,其中,北京、杭州、上海、成都、昆明、重庆均跻身全国露营热度最高的城市行列。露营消费的引领者和主力军集中在热爱自然、追赶潮流的“90后”“00后”以及重视孩子体验式教育的“80后”,并逐渐向不同年龄层次人群扩散。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两年我国露营旅游发展势头蓬勃,但相比露营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整体业态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营地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露营市场也出现了供给不足、缺乏规范、配套不全、质量不高等系列问题。
在行业专家看来,“真正的露营体验应该是以亲近自然、感受自由、放松身心,与朋友和家人共度时光为主要目的,而这些需求在现在和未来的中国社会会越来越重要和普遍,露营产业也会在持续摸索中国消费者特点和需求中逐渐发展、走向成熟。”
利好相关概念股
一顶顶帐篷顶起来的不仅仅是对新生活方式的追求,更是露营经济背后全产业链的欣欣向荣。从链条上游的营地选址、建设和经营,到中游的户外用品装备生产,再到下游的“吃、住、游、购、娱”多元消费场景,这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商机。
同花顺数据显示,露营经济指数目前共有51只成分股,近一个月收益表现相当亮眼,涨幅达12.56%。从个股表现看,华生科技、大连亚圣、玉马遮阳、哈尔斯等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