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灿光电(30070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本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情况
1、主营业务开展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化合物光电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未发生变化。
公司产品位于LED产业链上游,技术门槛和附加值均较高,所生产的产品应用领域为照明、背光、显示,主要为通用照明、植物照明、车载照明、手机背光、车载背光、屏幕显示、可穿戴设备、医疗美容等中高端应用领域。
LED照明具有节能、环保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随着LED发光效率的不断提升、综合成本的逐步降低,LED照明在民用照明、商用照明、交通照明、景观照明、植物照明及车载照明等领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针对照明应用领域已推出正装、倒装及高压等多款芯片产品。
LED背光具有轻薄化液晶屏幕、提升显示效果及节能省电等特点,使其较传统背光光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价格下降,LED背光目前已基本取代传统背光源。公司生产的高亮度LED背光用芯片,经封装后适用于中小尺寸背光模组,最终应用于手机、电视、车载屏幕等背光产品。
LED显示具有亮度高、重量轻、厚度薄、易于创意设计等特点,其中,Mini/MicroLED的超高分辨率、高色彩饱和度等优势更为明显。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在加速对传统显示替代的同时,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公司开发的Mini/MicroLED芯片目标产品可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显示市场,如车载显示、超大型显示以及AR、可穿戴设备、可植入器件等。
2、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技术研发实力是资本投入能否有效转化为利润的核心,公司自成立以来,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团队的建设,打造了一支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公司研发系统核心成员由具有资深半导体专业背景和丰富产业经验的专家组成,重点关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良率及效率提升等工作。
研发团队在对业内通用技术娴熟掌握的基础上,依托公司内部研发机构,结合所购置的国内外高端设备的工艺特点,在外延生长的结构设计、芯片制造的工艺改进、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管理与控制等方面持续创新,形成了具有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外,公司积极在自主创新基础上,注重加强与外部机构如科研院所、高校或下游行业巨头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近年来,随着研发投入、技术团队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已将短期工艺优化和新产品的市场定制开发与中长期行业技术方向型研发有机结合,树立起较强的技术竞争优势。
(2)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境内外封装企业,采用直销模式,即由公司直接销售给客户。公司管理层每年末根据产销对比分析,科学制定下一年度营销战略,包含产品战略、价格战略、客户战略等,由营销市场部门分区域、分客户负责具体实施。营销过程中,对市场最新产品进行研发推广,提供针对性强、专业度高的精准售后服务、技术指导等,从客户试样到其终端客户应用进行全面跟踪和服务。公司通过不断强化“增值服务型营销”理念,对重要客户提供各种技术、信息服务,在提高客户黏性、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反哺持续推动自身研发绩效,从而获得更为持久、更为稳定的品牌知名度。战略客户销售占比逐年提升,客户结构呈现优质、高效、稳固等特点。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分LED外延生长及LED芯片制造两个主要环节,由公司生产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公司每月由生管部召开产、供、销协调会,通过对客户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产品库存和产能情况,形成相应生产计划。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计划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常还会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和产出情况对生产计划作出适当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各生产工序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测试产品的光电参数并据此进行分选,分选完成后再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验并最终根据产品规格分类入库。
(4)采购模式
采购部门通过采购接单、订单处理、采购合同和订单签署及外发、采购订单跟催、订单到货处理、付款处理等程序完成采购流程。对于长期、固定的生产物料采购,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部根据询价、比价、议价程序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合适的供应商。
公司根据自身多年经营管理经验及科学的管理方式采取相应的研发模式、营销模式、生产模式和采购模式,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符合行业特点。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3、主营业务经营
本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化合物光电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GaN基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
2023年第一、二季度毛利率显著提升,特别是第二季度毛利率,已恢复到2022年上半年水平。
4、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19.21%,环比增长17.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7.25万元,同比减少41.59%,环比增长123.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61.24万元,同比减少86.32%,环比增长81.67%。
其中,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759.37万元、-3,510.78万元,较上年第四季度大幅好转;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3,266.62万元、449.54万元,继第一季度大幅好转后持续提升,均实现扭亏为盈。
推动业务向上向好的主要因素有:
1、公司一贯坚持“聚焦资源、做强主业”发展战略,持续精进“调结构、提性能、创效益、铸品牌”经营策略,经营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开展高质高效,核心业务处于快速发展期。
2、市场终端需求回暖迹象初显,公司产能释放叠加产品定位、市场需求精准把握,以背光、高光效、银镜倒装等产品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产销两旺,公司产能利用率、产销率保持一贯高位,销售规模创历史新高,量价齐升带动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公司坚持涵盖经营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特别是加强了技术自主创新、成本费用管控。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高端产品性能提升、结构升级,售价稳步回升;规模经济效应凸显,部分气体自制、原材料降价,制造成本明显下降;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支出管控得力、降本增效,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明显好转,毛利率大幅改善。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力深耕主业,扎实推进精细管理,开拓客户巩固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效益。随着“高光效LED芯片扩产升级项目”的实施,叠加本年初已取得证监会行政许可批复的“Mini/MicroLED芯片研发及制造扩建项目”的推进,MiniLED、车载照明等高端高价产品陆续推出,公司产品类别将进一步丰富;随着研发投入加大,结构再突破、性能再提升、产品再升级,公司发展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公司业务高速发展,基础牢、条件好,业绩长期向好,韧性强、潜力大。
(二)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及所处的行业地位
LED行业作为典型轻工业分支,受益全球化分工,产业培育充分,得益于成本及规模优势,全球LED芯片行业重心不断向中国迁移,经过十余年高速增长,中国LED芯片产能已稳居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LED全球产能转移的主要获益者。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照明、显示行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LED企业积极作为,与煤矿、光伏、核电等能源相关行业共同贡献力量,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阶段呈现如下显著特征:
(1)行业回暖,产品需求稳定恢复
2023年上半年,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减弱,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宏观经济复苏,原本受抑制的家庭装修、商业活动、文化旅游和运动赛事等需求恢复,人民生活娱乐活动回归正常轨道。需求变化加快了LED行业结构化调整周期,LED产品加快库存出清,进一步凸显了通用照明产品的刚需属性和我国牢固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重新打开了行业的增长空间。由于照明端库存储备较少,复苏最为明显,商业照明是整体照明市场中回温最快的应用。背光和显示端由于2022年需求不振积压库存较多,往上游传导相对较慢,在逐步回暖。在稳定复苏的需求带动下,三大领域均有望打开开阔的市场空间,LED市场已逐步回到正常增长的轨道。
(2)需求升级,新旧产业密切融合
随着科技进步、技术迭代,LED行业高速发展,需求不断升级。近年来,全球节能减排意识逐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户外照明市占比逐年提升;消费需求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基础需要转向品质升级,对智能化和高端化及应用场景的适应性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如各种调光、调色、远程控制和互动等功能;受国家保护中小学生视力政策影响,爱眼、护眼意识提升,教育照明市场需求增加;万物互联从理论逐步落地,5G网络建设日渐完善,高品质照明、智能照明贯穿于“新基建”、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同时,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升级,Mini/MicroLED凭借具备低功耗、高集成、高显示效果、高技术寿命等优良特性,迈入加速渗透阶段,相关产品陆续推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3)应用多元,新型应用拓展创新
受益于新兴市场的不断发掘、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技术变革带来下游结构升级,可植入设备、微型化和柔性电子技术快速进步。MiniLED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受到青睐,已实现车载市场落地;在新型的VR头显等市场中,随着各种交互感、智能化技术的发展,MiniLED背光崭露头角。据Trendforce预测,随着产业链制程技术的进步和良率的提升,MiniLED背光成本将以每年15%-20%幅度下降。随着技术成熟、持续扩产,规模经济效应逐步显现,Mini/MicroLED终端产品的应用将带来消费电子的增长新机遇。在不同细分市场上,LED技术在生活、农业、安全等领域加速渗透、多元化发展。叠加中国市场全面放开,以植物照明、体育照明、防爆照明等为代表的特种照明领域需求迅速增长,LED市场需求有望持续走强,照明行业市场空间增量巨大。
随着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叠加一系列积极的产业政策支持,国民经济活动进一步恢复,LED行业触底回暖。面对新形势、新机遇,龙头企业加速向高附加值业务转型,在细分应用领域深耕细作,Mini/MicroLED、农业照明、车载照明、教育照明、紫外LED、红外LED等应用领域不断开拓,行业有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