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上海外滩万国历史建筑群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集聚了20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每当夜幕降临,游客们无不被这里的夜景灯光所吸引驻足,借助智能互联LED照明技术创新,原先的大功率钠灯被更节能环保的LED灯具替代,改造后的灯光可以精准逐点调节色温,建筑的肌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美丽外滩景观光带的供应商是一家荷兰百年企业。2018年,昕诺飞为中山东一路的延安东路至外白渡桥路段的外滩核心区23幢地标性建筑和长达1.2公里的浦江水岸线提供了智能互联LED照明解决方案。配色上选用双色温方案,保留了外滩整体的经典色调,建筑的檐口、雕花等细节处也加以灯光点缀,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开启三种灯光模式,凸显外滩历史,保护建筑本色风采。
除了上海地标之外,青岛、厦门、广州、重庆、宁波等许多中国城市的景观照明系统都选用了昕诺飞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近日,昕诺飞首席执行官洪岸礼(Eric Rondolat)从荷兰抵达上海,开启了他自新冠疫情之后的首次访华之旅。洪岸礼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详述了昕诺飞在中国市场新的投资和布局。
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站
昕诺飞距今已有130年历史。1891年,昕诺飞以飞利浦为名创立于荷兰,致力于专业照明与消费照明市场。公司于2016年以“飞利浦照明”之名从皇家飞利浦集团独立运营,同年在阿姆斯特丹欧洲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飞利浦照明改名为昕诺飞。
飞利浦品牌的照明产品早在1920年就进入了中国,是最早在中国设立生产制造和研发中心的外资企业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成为昕诺飞的“第二故乡”。目前昕诺飞在中国拥有9个生产基地和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并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服务中国专业和消费照明市场。
“中国一直是我在昕诺飞最关注的市场之一。我个人对中国也很有感情,我曾经在北京工作过几年,访问过中国很多地方,和很多中国企业家深入沟通过。2018年,昕诺飞参加了首届进博会,与中外专家交流中国经济和商业发展的机遇。此次到访中国,我见了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也去工厂和市场走了走、看了看,感受到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洪岸礼对记者说道。
洪岸礼表示,中国是昕诺飞全球增长战略的核心。每年昕诺飞的全球管理团队都会拜访主要市场,中国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站。尽管疫情对面对面的访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昕诺飞与中国市场仍保持非常高频的互动。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昕诺飞希望除了能继续积极参与、服务好中国市场,为中国的客户提升价值,也能不断依托中国的创新力量和创新实践,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洪岸礼特别提到,今年全国两会,他注意到中国政府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扩大开放和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等传递出积极信号。
“我们始终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过去几年持续在中国投资,并进行了多项收购,涵盖从生产、技术到销售等全价值链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借助本土的人才和资源进一步服务好中国,也依托中国市场不断发展,促进公司和全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洪岸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