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上表示,将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绿色工业发展,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成为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政府政策的引导与倾斜,往往是一个行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半导体照明(LED)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详细]
高工产业研究院LED产业研究所是中国专注于LED产业经济和市场研究咨询的研究机构,根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第四季度LED产业整体产值将增长20%左右,全年行业总规模超过2600亿元,同比增长28%。而全年LED室内照明产值将同比增长110%。预计到明年,尽管LED室内照明产值基数在逐年加大,但产值增速仍将维持在60%左右。
高速发展的背后,质量提升困难仍是业界的一大难题。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肖国伟表示,中国大陆LED外延、芯片的生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这体现在MOCVD的装机容量、产能上、LED芯片制造的规模上等等。“但从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水准与国际大厂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量的堆积,将是我们国内LED芯片领域发展中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另外,在一系列亮丽的数据背后,行业增收不增利的问题依然突出。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表示,2013年虽然企业定单很多,营收有所增长,但是价格战激烈,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数据显示,申万LED行业20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41.95亿元,比去年前三季度的118.11亿元增长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7亿元,比去年前三季度的15.9亿元增长6%,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
这是不挣钱的阶段
对于行业内竞争的真实情况,晶元宝晨光电(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博直言,“当前,LED芯片产能过剩已成定局,跌跌不休的价格趋势,让芯片行业步入了微利甚至是无利时代。”
对此,王俊博很坦然,他表示当产业慢慢地由开始到爆发期再到成熟期的时候,整个竞争者家数会变少,因为中间会有人被淘汰掉,在这个杀戮的过程当中,一定是微利的,只有产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候才会有相对稳定的利润出现。
过去两年,LED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倒闭潮频频来袭。今年年初,随着LED照明市场打开,整条产业链上都一片欣欣向荣。尽管企业手上的订单骤增,但激烈的价格战几乎贯穿整条产业链上下游。
对于产业上游,2013年国内芯片厂商把芯片价格降低到过去的20%至30%之间,“这个数据也只有中国企业才能完成。”业内人士苦笑道。
对于中游的封装厂家而言,尽管今年下游LED照明市场迅速启动带来巨量订单,但同行间的价格竞争依然十分惨烈。“下游厂家并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所以在价格上做文章抢客户的事情比比皆是。”一位封装厂商表示很无奈。
下游LED照明应用领域同样竞争惨烈。由于政府节能减排任务以及海外市场尤其欧洲室内照明市场启动,国内LED照明生产企业在工程照明和室内照明领域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同时由于技术门槛低,一些“外行”企业也进入了这一市场,新进入者往往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