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穿越时空将珍贵的文化脉络缓缓道来。博物馆,不仅要将这些历史的遗珍细心保存,更要通过展览展陈,让每一位观众领略文化瑰宝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展示过程中,照明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不仅是为了照亮展品,高质量的照明更能增强展览的表现力和观众的沉浸感。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
8月8日,一场关于“光”的论坛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展开,“2024(第五届)中国博物馆与美术馆光环境论坛”正式开启,来自全国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照明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如何精心构建博物馆的照明光环境。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的代表到来,围绕博物馆展陈照明的新思考,旧展柜的光效提升,以及AI+助力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等话题,开启了“头脑风暴”。
“首先,博物馆所用的照明灯光要保护文物,这是基础。”论坛中,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谈到了博物馆照明为何在视觉表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文博热”成为常态,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博物馆前大排长龙的景象更是频繁出现。旺盛的参观需求,也对博物馆的展览展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博物馆的灯光照明。“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也要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