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着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锚定西部增长极,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离不开产业这个主抓手。近年来,重庆通过创造陆海新通道等新赛道,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得益于开发开放,重庆各区县及各行业纷纷诞生了一批“百亿级”,百亿级企业、百亿级园区、百亿级项目……这些“百亿级”的诞生,为当地打造产业链起到了标杆作用。
有好的土壤,就会孕育更多的“小巨人”。那么,百亿级“种子选手”是谁?他们来自哪里?怎么发展起来?带着这样的问题,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深入一线,启动“寻找下一个百亿”大型媒体公益寻找计划。通过全媒体报道形式,为你多维度讲述重庆“准百亿”的成长故事,全面展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底气和朝气。
成长中的万州照明产业。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羊华)万州想要“追光”,于是就追来了 “光彩夺目”的照明电气产业链。
平湖万州,作为渝东北、库区中心城市,一直以城市繁盛、商贸发达、人文荟萃著称,深入接触这座城市,你会发现,这里的工业同样出类拔萃。农业、工业、服务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跑出健康的发展曲线。万州也正是这样做的,在该区构建的“5+10”现代化工业体系中,由照明电气巨头引领的产业集群,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点亮”了新型工业化的全新场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万州经开区,探访雷士、施耐德、三雄极光等产业巨头,为你揭秘万州照明电气产业“亮了”的背后。
燎原之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万州照明电气产业也经历了由稀到密、星火燎原的发展历程。
2006年8月,雷士照明落户万州,总投资6.5亿元;2007年9月,三雄极光接踵而至,拿地222亩,国内两大照明产业巨头,都选择万州作为生产基地,面向西部市场。
两大行业巨头的到来,填补了万州照明产业的空白。
雷士照明生产线。冉孟军摄 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这两大照明企业,能够感受到谋求发展的那份“光和热”。
重庆三雄极光照明有限公司长250米、宽75米的标准厂房内,火热且充满科技感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
“走出疫情影响,在民用照明领域,我们重新占据了市场制高点。无论是灯具产品,还是LEDT5支架,都呈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三雄极光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15年来,三雄极光植根万州,主动拥抱LED照明时代的变革趋势,积极倡导、践行“光健康”理念,如今,重庆公司LED照明产品替换率已达100%,产量占到整个集团的三分之一,产品还卖到了西亚和欧洲市场。
为了加持万州基地,三雄极光追投5.3亿元,新建了6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库和更具技术含量的生产线,加上原有项目,产值可达20亿元。去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重庆三雄极光仍然逆市取得10亿元销售收入,今年行情转好,订单满仓,有望创造新的营收纪录。
雷士照明万州工厂同样欣欣向荣。
雷士照明万州管理部经理程文选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下设三个生产部及八个一级部门,主要生产LED灯盘、LED面板灯、LED筒灯、LED驱动电源、T5支架等系列产品,产能达到3000万套/年。大树底下好乘凉,得益于雷士照明436.87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占据中国照明行业龙头的地位,万州工厂的雷士产品,今年一季度以来,全线同样供不应求。
龙头的品牌效应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实现了不出万州就能全链配套, 为吸引更多产业资源的集聚创造了优渥条件。
智造之光
绿色工厂、专精特新等政策导向,令万州制造向万州智造进阶,施耐德就是典型的例子。
为智造赋能,施耐德尝试新的赛道。
施耐德万州公司供应链负责人林宇成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万州绿色智造赋能中心,是集展示大厅、绿色智能家居体验馆、数字化能效展厅、智能制造和数字化体验展厅、赋能课堂五个功能区于一体的展示中心,将依托施耐德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专家,在智能化改造、绿色生产及企业赋能等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打造集“赋能、创新、交付”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